2025-07-14 08:20 娄底新闻网谢吕霞 刘桂平 刘曙光
娄底新闻网讯(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吕霞 通讯员 刘桂平 刘曙光)7月8日至12日,娄底大地骄阳似火,一场紧贴实战的重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综合培训演练在此拉开帷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集结100余名应急队员,以“锻造尖兵、筑牢防线”为目标,通过四天高强度、多场景的训练,将理论与实操深度融合,全面锤炼应对洪水、地震等突发灾害的卫生应急能力。


集结动员:夯实理论根基
演练首日,全体队员身着统一应急服装,在娄底指定训练基地完成集结。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相关负责人首先介绍了重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先遣队的职责使命、既往实战案例及本次演练的核心目标,强调“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仅是口号,更是刻入骨髓的责任。市卫健委负责人到场为队员们鼓劲,承诺将全力保障演练物资、场地需求,与疾控中心共同筑牢区域应急“防护网”。

随后的理论培训环节,专家团队围绕“灾后防疫核心要点”“突发灾害卫生应急响应流程”“群体性创伤救治原则”等主题展开授课。结合近年重大灾害救援案例,解析灾后易暴发的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期,以及如何快速搭建临时医疗点、划分污染区与清洁区等实操难题,为后续演练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铸魂赋能:锚定应急使命
8日下午,应急队员集结完毕。不同于常规培训开场,将“党建铸魂”融入全程——奔赴蔡和森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党旗引领、专业赋能”的逻辑清晰显现:既要练硬救援本领,更要传承红色担当,让卫生应急工作锚定“守护人民”的初心坐标。
理论筑基:破解灾场难题
9日,湘江厅内,两场关键授课直指灾场痛点。“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课程,剖析“平急转换”机制——如何让日常队伍快速激活为灾场利刃;“灾后卫生防疫”分享,用真实案例拆解“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实操密码。队员们紧盯屏幕,记录灾时“防疫动线”“水源监测要点”,将理论转化为灾场生存指南。

技能攻坚:向实战要答案
10日,演练进入“硬技能”攻坚期。绳结实训现场,队员们反复打磨“生命绳结”——单套结、双平结在指尖翻飞,这些绳结将是灾场搭建庇护所、搬运伤员的关键;伤员搬运课上,模拟“山体滑坡现场”,队员们协作完成“脊柱损伤伤员转运”,从担架固定到行进节奏,每一步都对标“黄金救援时间”;心肺复苏与外伤包扎环节,考官紧盯“按压深度”“绷带张力”,让“救命技能”精准到毫米。

野外拉练:淬炼协同战力
11日,双江乡洪家山成为“移动考场”。14公里负重徒步,队员们背负30余斤装备,穿越山地、丛林。途中突发“次生灾害”——模拟“余震导致伤员被困”,队伍迅速拆分:一组搭建临时救护点,一组展开“山岳救援”,绳结固定、伤员转运、野外包扎,整套流程在烈日下紧凑推进。抵达营地后,“灾后营地建设”考核接续展开,帐篷搭建、防疫分区、水源净化同步完成,真正实现“走一路、练一路、战一路”。

以练为战:凝聚应急合力
演练尾声,总结会上,队员们的感悟直击本质:“这次不是‘走过场’,是真刀真枪模拟灾场!”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强调,演练打通“理论-技能-协同”链条,让队伍既懂“专业救援”,又能“体系作战”。娄底市卫健委表态,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深化“平急两用”应急体系建设,让“灾时响应”更敏捷、更高效。

从红色铸魂到硬核实训,从技能打磨到协同作战,这场演练跳出“流程化训练”模式,真正回归“以战领训”逻辑。当应急队员们带着“绳结印记”“徒步汗水”返程,他们带回的,是灾场救援的底气,更是守护生命的信念——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演练,更是一次应急根基的“加固战”,为筑牢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写下坚实的“娄底答卷”。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相关文章:
锻造应急尖兵!中国疾控中心重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演练娄底纪实07-14
中国铁建2024年派发40.74亿现金红利 每股0.30元含税07-13
中国·内蒙古记忆| 老照片牵线 赛马场续缘——退休职工重访故地共话发展07-13
游本昌在《人民日报》撰文07-08
“中国数据街”高质量发展论坛成果专题报道③——国家级药品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发布07-07
中国人“玩不转”足球吗?发展足球事业呼唤“事业心”07-07
92岁游本昌,宣誓入党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