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上市近四年的迅捷兴(688655.SH)首推重组收购同行。
4月9日晚间,迅捷兴发布的重组预案显示,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深圳市嘉之宏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之宏”)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目前,标的资产的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迅捷兴与嘉之宏同属于印制电路板行业,通过此次重组,迅捷兴将快速提升柔性电路板产能,迅速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二者还将实现客户资源及销售渠道共享,进一步整合供应链。
不仅如此,嘉之宏的并表,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振迅捷兴的盈利能力。事实上,由于产能利用不及预期,产品单位固定成本依然较高以及行业价格竞争激烈,迅捷兴的业绩一直承压。
2024年,迅捷兴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2.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亏损197.4万元。

视觉中国图

拟收购嘉之宏100%股权
根据重组预案,迅捷兴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11名交易对方购买嘉之宏100%股权。目前,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交易价格尚未确定。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构成重组上市及关联交易。
与此同时,迅捷兴还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本次并购交易中的现金对价,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人员安置费用等并购整合费用,投入标的资产在建项目建设,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重组为同行业之间的并购整合,也是迅捷兴上市以来推出的首单资产重组计划。
资料显示,迅捷兴与嘉之宏同属于印制电路板行业。其中,迅捷兴的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嘉之宏则主要从事柔性印制电路板(FPC)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贴装(SMT),产品全部为柔性电路板及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模组、新能源电池。
在迅捷兴看来,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柔性电路板产能将快速提升,迅速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在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抗风险的能力,符合公司长远的战略规划。
不仅如此,迅捷兴和嘉之宏在产品和技术上侧重点不同,双方在市场和客户资源上并不完全重叠,存在较大的互补空间。因此,双方将在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积极的互补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上市公司在柔性电路板市场的服务能力,并在嘉之宏与其主要客户稳定合作的基础上,带动上市公司其他产品在显示模组领域的拓展;另一方面,嘉之宏将借助 上市公司的客户资源,进入更多客户的柔性电路板供应链体系。
此外,双方可以整合供应链采购,提升铜材、金盐等原材料的规模化采购数量,提升采购端的议价能力,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嘉之宏成为迅捷兴的全资子公司,可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建立起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其业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上市近四年首次亏损
上市后首次实施资产重组,当前的迅捷兴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5月,迅捷兴在科创板上市。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26.04%;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下同)6407.53万元、5807.74万元,同比增长13.43%、16.76%,达到最高峰。
然而,2022年,迅捷兴业绩开始下滑。2022年和2023年,迅捷兴净利润分别为4651.44万元、1346.97万元,同比下降27.41%、71.04%;扣非净利润3402.44万元、626.99万元,同比下降41.42%、81.57%。
日前,迅捷兴发布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97.4万元、710.19万元,同比下降114.65%、213.27%。这意味着,迅捷兴已连续三年净利润下降,且上市后首次陷入亏损。
迅捷兴坦言,公司整体产能仍未充分利用,产品单位固定成本依然较高以及行业价格竞争激烈,使得公司业绩一直承压。2024年,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对前期子公司可弥补亏损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全额转回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1014.10万元,叠加销售费用中佣金服务及职工薪酬增加、财务费用中外币产生汇兑收益减少及利息支出增加等致使公司净利润下降。
因此,在当前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的情况下,再通过重组提升产能,迅捷兴是否能及时消化新增产能,仍存在未知。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嘉之宏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重组预案显示,2023年和2024年,嘉之宏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4.91亿元,净利润910.49亿元、1986.64万元。截至2024年末,嘉之宏资产总额5.31亿元,所有者权益1.87亿元。
迅捷兴表示,嘉之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强盈利能力,本次交易完成后,嘉之宏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经营业绩将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提升。
独家深度推荐:
深康佳A拟易主告别华侨城集团 央企专业化整合提速今年已有6起
上汽通用140万辆产能闲置 利用率仅22% 单季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32亿
“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 A股超200家公司宣告回购增持
同仁堂净利降9%分红率90%翻倍 员工人均薪酬降2.37%九董监高加薪
吴群接班4年并购扩张千亿市值梦远 鱼跃医疗产品频遭投诉营收净利双降
招行财富管理收入跌22% 员工人均薪酬降至58万王良降薪超49万
小米集团销售推广开支5年1014.6亿 SU7标准版上市仅10月召回3.09万辆
赛力斯营收1452亿启动赴港上市 入股引望完成子公司拟50亿引战投
四大行定增 财政部拟出资5000亿认购 充实核心一级资本
苏泊尔增长乏力 三年赚65亿分红79亿 法国SEB集团累赚超400亿
叶国富从十元店逆袭千亿零售帝国 入主永辉力推TOPTOY上市争议中前行
豫园股份扣非亏21亿财务费增4亿 拟分红7.38亿大股东将落袋4.57亿
济南首富宗艳民冲击港股财富缩水50亿 天岳先进业绩不稳客户集中风险暗藏
克明食品背债24亿激进分红1.56亿 陈宏接棒一年加薪26万引质疑
相关文章:
上能电气:拟回购3600万元至7200万元公司股份04-13
祖名股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达 21.29%04-13
敢与不敢,大不一样04-13
枣庄高新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04-12
王莆中:美团非餐饮品类破1800万单 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