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7年,3660支队伍!岳阳“河小青”书写新时代长江保护答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7:54:00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岳阳段并殷殷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七周年,恰逢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将在岳阳召开。本报推出《七载答卷 大美江湖——“守护好一江碧水”特别报道》,聚焦这片土地上的生态变迁、治理密码与发展新机,解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岳阳样本”,见证一座城市与青山绿水的共生共荣。敬请关注。


今天,我们将目光投向志愿者,看志愿力量如何用脚步丈量江湖脉络,以行动编织绿色梦想,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巴陵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春日的长江岳阳段,江豚逐浪的弧线划破水面,麋鹿群在东洞庭湖湿地优雅踱步,数万只候鸟在洞庭湖畔振翅齐飞。这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图景背后,跃动着“河小青”志愿者们青春的脉搏。


7年来,“河小青”这支队伍覆盖省市县三级,累计建立3660支队伍,辐射青少年超50万人次,从净滩巡河到生态修复,从科技赋能到全民动员,这群青年用脚步丈量163公里长江岳阳段岸线,用行动擦亮岳阳的碧水蓝天。



三级跃升:织密护河网

2018年春天,“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在岳阳落地生根,一场跨时空的生态接力就此启程。


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河长办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湖南“河小青”项目,湖南省“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志愿服务行动在岳阳市启动。


背靠团组织对青年天然而强大的号召力,“河小青”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有影响力的志愿者队伍。


短短几年,“河小青”历经三级跳:从1.0版本的“建队伍、强基础”,到2.0版本的“创项目、树品牌”,再到如今3.0版本的“建机制、成体系”,已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护河网络,不断完成“质的飞跃”。


岳阳“河小青”队伍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领域,实现人员全方位联动。“我们在水利部门、河长办与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建立了‘河长办+共青团+青年环保社会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基层群众’的联合行动队伍体系,建立了一支全民联合行动队伍,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体系作战’的跨越式发展。”“河小青”志愿组织优秀志愿者代表、岳阳市“河小青”行动中心项目负责人张雷介绍。


目前,岳阳累计建立3660余支“河小青”志愿服务队,开展“净滩行动”30000余次、生态修复志愿服务500余次,累计巡河9120多公里,辐射青少年超50万人次……这些在岳阳域内163公里长江岸线上的每个数据,都是青春与碧水的深情对话。




多元共治:绘就同心圆

调查环境、清除垃圾、宣传环保理念、发现污染源、防治入侵物种……每一项河湖保护工作都有其专业性。


护水非独行之事,需聚众智众力。“河小青”深谙此道,以开放姿态构建起“政—校—社—企”四维联动格局,携手成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合伙人,共同推进河流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协助开展水质监测、河道巡查等工作,为河流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实践经验。


政社协同方面,与水利部门联合开展“对话水利专家”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进水利设施研学;与文明办联动发起“河我一起 守护一江碧水”主题活动,单次动员4000余人。


校地合作中,联动湖南理工学院、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石油化工技术学院等高校组建“水质监测突击队”,让实验室数据与江河脉搏同频共振。


艺术赋能方面,联合青年美术家协会、青年书法家协会征集60余幅生态主题书画,以艺术展现治水成果,让生态理念跃然纸上。


平台对接上,引入财信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等资源,为护水行动注入资金与技术活力。


在这条生态保护的大路上,多元力量的交响,共同奏响遏制环境恶化、维护生态平衡的和谐乐章。




硬核守护:筑牢生态长城

“巡河不是走过场,要带着‘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张雷展示的“护河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河道污染、非法采砂等14个问题的跟踪整改过程。这种“发现问题-专业研判-监督整改”的闭环机制,让青年志愿者真正成为河湖治理的“移动探头”。


近年来,“河小青”持续开展广泛、有效的宣传推广,推动品牌深入人心,为青年志愿者发挥“监督员”作用创造更好的氛围环境。组织开展“岳阳河小青·建功新征程”“光盘行动”“青·趣分类”青少年垃圾分类等活动1100余场,开展绿色生态理念宣讲4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0余份,辐射青少年超4万余人次。


阵地建设同样彰显硬核力量:全省首个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年均接待研学团队120批次;王家河、东风湖等示范河湖的创建,树立起水岸共治的样板;“七大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护水行动指南;市县两级年均13万元专项经费保障……制度化的支撑体系,让青春护水从“活动化”走向“常态化”。


站在新起点,“河小青”正推进“四化建设”:规范化阵地、常态化队伍、制度化运营、专业化方法。从洞庭湖到长江岸,从“河小青”到“全民卫士”,这群青年以“宣讲员”的热情传递绿色理念,以“信息员”的敏锐捕捉生态脉搏,以“监督员”的担当守护碧水长流。


“河小青”,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更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青春践行。正如那跃出水面的江豚,岳阳“河小青”正以青春之名,让一江碧水永葆生机。



数说守护


○2018年6月,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河长办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湖南“河小青”项目,湖南省“河小青——守护好一江碧水”志愿服务行动在岳阳市启动。


○截至目前,“河小青”覆盖省市县三级,累计建立3660支队伍,辐射青少年超50万人次。


○累计开展“净滩行动”30000余次、生态修复志愿服务500余次,累计巡河9120多公里。


《岳阳晚报》2025年4月24日版面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罗凯

相关文章:

7年,3660支队伍!岳阳“河小青”书写新时代长江保护答卷04-24

饿了么AI算法大赛解题智慧养老04-23

专家学者揭示校服产业未来三大趋势04-23

以赛促练、扎根青训 中国棒球全力冲击奥运资格04-22

湖南一水电站附近发生溺亡事件,致6人遇难04-22

龚克建言福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与以人为本双轮驱动04-19

周末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等地 南方未来一周雨水频繁04-19

1号演播室直播预告|我们一起种树吧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