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股票质押信托业务规模正在回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仅4月10日以来,在上市公司发布的股票质押相关公告里,质权人中就出现了云南信托、山东国信(01697.HK)、华能信托、西藏信托、华润信托、长安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自2024年以来,无论是从交易次数、总质押股数,还是从质押日参考市值来看,信托公司参与股票质押业务的规模正在逐步回升。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股票质押信托业务规模上升的背后,记者发现,参与该业务的信托公司数量却在持续收缩,一些信托公司甚至已经开始逐步退出这一业务。
多项指标明显回升
举例来看,4月11日,联美控股(600167.SH)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股份部分解质押及再质押公告称,控股股东联众新能源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为11.9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2.98%。本次部分解质押股份为1.3亿股股份,本次解质押后再质押2.02亿股股份,上述解质押在云南信托办理,再质押在西藏信托办理,质押用途为“债权类投资”。
同一天,瑞贝卡(600439.SH)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及质押的公告,根据该公告,瑞贝卡控股股东将持有的瑞贝卡部分股份质押给了山东国信,质押融资资金用途为“自身生产经营”。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1年至2024年,信托公司参与股票质押业务交易总次数分别为356次、340次、351次和513次;总质押股数分别为792103.77万股、952493.32万股、887074.94万股和1086199.66万股;质押日参考市值分别为16973980.32万元、13676644.93万元、12421654.47万元和14182958.86万元。
截至4月16日,今年,信托公司参与股票质押业务交易总次数142次,总质押股数367099.53万股、质押日参考市值5907978.76万元。
无论是从交易次数、总质押股数,还是从质押日参考市值来看,自2024年以来,股票信托业务均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
“2017年至2018年,A股市场股权质押频频爆雷,对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018年年初监管部门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监管态势整体趋严。”华鑫信托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博士后张玫1月份曾发布研报提到,从近年来信托公司参与的股票质押落地单数波动情况来看,2018年信托公司参与的股票质押项目落地单数达到922单,为近几年中的最高值;从2019年开始,落地单数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信托公司参与股票质押业务的热情有所下降;数量相对稳定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22年,直至2023年开始有增长的趋势,2024年则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事实上,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信托等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信托公司不断拓宽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股票质押项目热度有所恢复。”张玫如是说。
“信托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回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质量有明显提高。近年来,各部委关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打击股市违法违规行为的文件密集出台,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因此信托公司更有意愿从事此类业务。”山东国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年4月,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未来5年,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到2035年,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高”。随后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极大地激发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动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参与机构数量持续收缩
股票质押是将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而进行融资的行为,一般分为场内质押和场外质押。场内质押的主要资金融出方为券商,包括自有资金和资管资金;场外质押的主要资金融出方是银行和信托。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研报,股票质押信托业务属于场外质押业务的一种,是出质人将其所拥有的股票作为质押标的担保物并由相关方合意发起成立的信托计划,本质上是一种股权质押的融资业务。
“由于存在流动性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在最极端恶劣的市场情形下,质押标的根本无法卖出,平仓处置。因而在理论上,股票质押业务并未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建议信托公司审慎开展新增主动管理类股票质押业务。”中国信托业协会在上述研报同时提到。
关于股票质押业务,2018年10月,普益标准曾发布研报提到,其业务定位上属于非标,业务模式上通道为主,兼主动管理。“目前,信托公司法人股票质押业务主要是与银行合作开展,信托公司仅作为通道。”
记者采访发现,信托公司参与的股票质押业务规模上升背后,有部分信托公司在加码布局,也有信托公司在逐步退出。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1年至2024年,参与股票质押业务的信托公司数量分别为38家、34家、31家和25家,呈持续下滑趋势。
“信托公司近年持续非标转标,股票质押业务属非标业务,多以通道业务为主。一些信托公司为响应监管要求持续压降非标规模,逐步停止通道业务,也有信托公司为防范风险,风控更严格,筛选项目更谨慎,导致参与该业务的机构数量下降。”资深大资管行业从业人士韩广潇向记者表示,在该市场留存下来的信托公司,由于其展业规模扩大,从而使得股票质押业务总质押股数回升。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信托公司股票质押业务总质押股数上升,但参与机构数量却在下滑,体现出这块业务的集中度在提高。信托公司非标融资类业务的规模是受到总量限制的,部分公司由于业务结构调整,以及资本市场波动、风控标准提升等原因,会收紧该业务。”
那么,具体哪些信托公司偏爱股票质押业务呢?
张玫在上述研报中分享了两组其统计的数据:其一,根据Wind数据,2024年度全年信托公司参与的股票质押类项目共计501单,共涉及217家上市公司。其中云南信托落地174单,占比高达35%,在所有信托公司中遥遥领先;其次是山东信托落地65单,中原信托落地64单,占比均约为13%。
其二,从参考市值的角度来看,云南信托仍占据绝对优势,截至2025年1月13日,最新参考市值高达626.98亿元,远高于其他信托公司,云南信托在股票质押业务上的规模庞大,在该领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华能信托的股票质押项目累计最新参考市值约为192.24亿元,行业内也处于第一梯队;此外,中原信托、山东信托和渤海信托的最新参考市值也相对较高,均突破百亿,分别约为157.40亿元、156.72亿元和105.81亿元。
“信托公司目前普遍存在转型压力,在传统非标融资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加速回归业务本源,而股票质押交易业务作为一项收益风险较为平衡的业务,获得了一些信托公司的青睐。”就部分信托公司青睐股票质押业务的原因,上述山东国信负责人分析。
相关文章:
五洲医疗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33.68%,投资现金流净额骤降254.04%04-19
信托公司股票质押业务现分歧:质押股数回升 参与机构缩量04-19
计提超2亿元资产减值,经营现金流净额降超7成,香江控股去年营增利减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