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副研究员褚庭福和阮妙香4月15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作为历史渊源深厚、文化相通的邻国,中国与越南在2025年迎来建交75周年,两国的经贸往来将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进入3.0时代。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李旻
中越经贸与投资稳步发展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取得长足发展。越南保持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并于2024年跃升为中国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越南主要向中国出口农产品、海鲜、纺织品、橡胶、原油和电子元件,同时从中国进口大型机器、工业设备、原材料、消费品和电子元件。两国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结构也呈现积极变化。随着进出口商品更加多元化,两国更能有效发挥自身比较优势。越南对华出口正从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向工业制成品,这表明其出口产品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得益于高比例的技术投资和基于技术投资的知识含量,越南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的质量,同时抓住市场契机和定价机会来增加出口价值。近年来,中国企业对越南的投资迅速增长。2024年,中国对越南投资额达到47亿美元,跃升为越南第三大投资国。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在对越南投资的1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六,共投资5111个项目,注册资本总额超过308亿美元。
中国增加投资为越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中国投资有助于越南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生产能力,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民众收入,提升工人生产效率,以及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经济。
近年来,中国对越投资呈现出多元化、多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过去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现在正转向工业零部件、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高科技产业。这些投资的质量显著提高,更加注重高科技含量。这种转变为越南提供了获取先进技术、更深层次融入全球生产链的机会。中国投资遍布越南各地,尤其集中在北部省份,这些省份靠近中国,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和港口基础设施,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中越合作优势互补前景广阔
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4亿多人口;越南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人口超过1亿,经济发展迅速。有鉴于此,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条件已经成熟。两国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正致力于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为经济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如今经济合作已成为中越关系的重要支柱,极大地造福了两国人民。
中越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国,该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经过两年多的发展,RCEP在促进两国贸易关系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该协定正在升级,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贸易便利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实质性结束。此次自由贸易区3.0版的升级将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促进贸易合作奠定基础。对于中国在东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越南而言,这预示着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
越南对中国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众多中国企业有意与越南合作。中国在重点科技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在科技、电子、加工、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拥有国际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热衷于在越南投资。展望未来,中国企业仍有充足的机会扩大对越南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发挥中国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两国应当抓住机遇加强在旅游、科技、教育、通讯等多个领域的合作。通过相关庆祝活动,中越可以回顾过往合作,让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新。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来源: 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
精准打击!中方出口管制扼住美军工命脉04-15
广交会外商人数创新高!4 月境外旅客在广东日均消费金额同比翻一番04-15
越南导游见证中越跨境游日益红火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