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融媒体4月9日讯(记者 陈晨 通讯员 张莉燕)4月5日,搭载云降水探测设备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的翼龙-2H大型无人机,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首次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试验,正式拉开三江源大型无人机生态补水人工增雨(雪)作业试验的帷幕。

翼龙-2H大型无人机按照预定航线,从果洛玛沁机场起飞前往三江源地区,累计飞行3小时10分钟。期间,地面增雨(雪)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搭载的前、后视摄像头和云物理探测数据,结合风云4B卫星云产品,实时研判人工增雨(雪)作业条件,并通过视频与无人机现场指挥人员保持沟通,成功对目标云系实施播撒催化,实现科学化、精准化人工增雨(雪)作业。
“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大型无人机增雨(雪)作业试验意义重大。国内部分省份已陆续开展大型无人机探测试验和人工增雨(雪)作业,完成了一些距离长、难度大的飞行任务,大型无人机在有效提升飞机作业能力、增强空中作业力量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展高原大型无人机作业试验,探索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雪)技术,将有效填补现有有人飞机和地面作业体系中的空白,提升青海省全空域、全时域、全地形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保障能力。”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刘蓉娜说。
编辑:韩丽萍;
相关文章:
绵阳低空经济迎风“高飞”!3项技术3款产品集中发布08-29
上海发布高温橙警:预计中心城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7℃08-28
高原呼吸疾病防治合作研讨会在西宁举办08-28
省妇联多举措推动 巾帼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08-25
体育头图|首届“村超”全国赛:观民族非遗展演 看冠军花落谁家08-24
注意防范今天午后雷阵雨!8月高温或创多项历史新纪录08-22
大风+雷阵雨来袭!呼和浩特人外出请注意!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