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兰市开原镇大安村,万余羽三花白鹅穿梭林间,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养殖图景。当地政府精准施策,将闲置林缘隙地转化为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长胜家庭农场负责人马长胜欣喜地称白鹅为“金凤凰”。在政府技术支持下,农场创新采用“昼放夜收”生态养殖模式:白天鹅群在2公顷林间自由觅食昆虫杂草,夜间返回温控鹅舍。森林成为天然防疫屏障,配合分区轮牧,使疫病发生率下降近半,每月节省药费7000余元。科学养殖显著提升了白鹅品质,订单早已与本地屠宰企业签订,预计这批万羽白鹅出栏将为农场带来30万元纯收益。
开原镇深度盘活资源,组建专班深入各村屯调研,将闲置林地转化为3栋标准化鹅舍。政府组建“技术诊疗队”定期上门,解决防疫、饲料等技术难题;更关键的是打通了产销“最后一公里”,与龙头企业签订了13.3万羽的保底收购协议,彻底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如今,晨雾中振翅的白鹅,不仅是开原镇的一道风景,更是村民增收的希望。通过政府精准扶持与“林下生态养殖+科学管理”模式的结合,舒兰开原镇成功实践了“点绿成金”的智慧,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产业兴农的涟漪正不断扩散。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李婷 张添奥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
相关文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暑期6000余名师生行走山河08-27
央企为何愿买这张“票”08-25
生态修复为先走好县域绿色发展路08-22
重磅亮相西普会 叮当健康A-LL双轮驱动增长模型助力药企更好服务患者08-22
辽宁一地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07-25
全国首个出租车智慧生态平台在深上线07-25
李在明执政50天,韩国经济变好了吗?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