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红军墓的守护人②| 湖北咸丰一家三代91年守护红军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39:00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通讯员 唐婷 王叶鹏

和往年一样,清明前夕,70岁的李贤付带着香蜡和挂钱来到一座红军墓扫墓。他插上挂钱,点燃香蜡,再拿着扫把把坟墓周围打扫干净,才慢慢离去。

李贤付在红军墓前打扫

李贤付,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两河口村村民。91年前,他的爷爷答应守护这座红军墓,因为一句承诺,李家一家三代人数十年如一日,从青丝到白发,无怨无悔地接力守护,履行着守护红军墓的庄严承诺。“这是我们老百姓应该做的,没有红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3月31日,李贤付对极目新闻记者说。

深山里的红军墓

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两河口村,两面环山,山大人稀。在这里,安静地伫立着一座红军墓,庄严而肃穆。“自我记事起,我就跟着我妈一起到这座红军墓前扫墓。”今年70岁的李贤付是第三代守墓人。

李贤付为小学生讲述红军烈士的英勇事迹

时光回到1934年8月,红军鄂川边区独立团在攻打利川茅坝时,政委冯义发在战斗中受伤,独立团在撤往咸丰县活龙坪乡途经板栗坪时,冯义发因伤势过重无药医治牺牲。据老一辈人回忆,独立团在安葬了冯义发烈士后,临走前部队首长希望李贤付的爷爷照看好烈士墓,李贤付的爷爷一口答应下来。从此之后,李贤付的爷爷逢年过节都要到红军墓前扫墓、敬香,在弥留之际嘱托子孙一定要将红军墓照看下去,他说,答应了的事就必须要做到,教育子孙要记得红军为了贫困农民翻身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恩情。

母亲的言传身教

李贤付的爷爷去世后,李贤付的母亲吴银弟担负起了照看红军墓的使命。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变的是对红军墓的打扫和祭奠,直到吴银弟去世。

“我母亲是2019年去世的,去世时103岁,她不到20岁的时候就开始守墓,守了80多年。”李贤付回忆,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母亲一起去给红军墓扫墓,从未间断,他们还自主修缮过两次红军墓。到了2005年,咸丰县委、县政府出资,新建墓碑,整理周边环境,规模扩大了1倍。

李贤付说,红军墓就在屋后的山坡上,母亲90岁后,已经爬不上山坡,他们还背着母亲去给红军墓扫墓。“我母亲的言传身教一直感染着我们。”李贤付说,2017年清明节时,家族五代数十人都一起回老家为红军墓扫墓。在长达80多年的坚守中,吴银弟早已经把守护红军墓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代代相传的赤诚坚守

“答应红军的事情,我们肯定要做到,而且还要做好。”李贤付说,他和老伴还一直住在红军墓附近的老屋里,他也已经交代了在外务工的儿子,以后也一定要守护好红军墓。在祖辈们的感染下,正在上高中的孙女也对李贤付说,以后守护红军的接力棒就放心交到她手中。

李贤付为小学生讲述红军烈士的英勇事迹

这几年,李贤付家族守墓的故事也广为人知。李贤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唐崖镇钟塘小学的学生们已连续好几年,每年清明节都来扫墓,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而李家守护的红军墓也早已成为咸丰县红色教育基地。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守护。李贤付一家三代守护的不仅仅是红军墓,更是守护着一段历史的记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沃土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山东“入室抢婴贩卖案”暂未宣判 被抢当事人姜甲儒:除了判死刑,没有其他任何期待04-02

剑河城南社区: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04-02

河南襄城枯井现大量遗骸,当地称尚不明确是否为英烈!正鉴定04-01

红军墓的守护人②| 湖北咸丰一家三代91年守护红军墓03-31

正名——北洋海军甲午烈士的祭祀与纪念03-31

微视频|咸丰县第三实验中小学:学生大课间操练“肉连响”“八段锦”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