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别具特色的唐风主题表演吸引了许多顾客。林双伟 摄
清明假期将至,又一拨游客已经来到了福州。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曾经热衷“日行三万步”打卡网红景点的年轻人,如今更愿意窝在酒店点外卖、泡私汤、看江景,以“微度假”定义旅行的意义。从三坊七巷的“特种兵”到闽江畔的“躺游族”,当代年轻人正在用“0步数旅游”对抗内卷,让假期回归松弛本质。在各大酒店和民宿推出的套餐里,折射出年轻一代“与其挤在人海,不如躺进山海”的旅游消费新理念。
躺平式旅游
度假模式正改变
在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95后”女青年马亦琳这个清明假期计划在福州待3天。但在出发前,除了预订机票和酒店,她什么准备都没有做。对她而言,这趟旅游的目标只有一个——好好休息。“平时工作已经够累了,实在没有力气去网红景点人挤人,也懒得做攻略了。”她说。
这并不是马亦琳第一次到陌生的城市“躺平”。她告诉记者,自己喜欢旅游,但精力并不旺盛。在多次出行后,她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去酒店“微度假”。“只要选一家合适的酒店,就既能体验到不同的风景和美食,又不会累到自己,这才是休假的意义。”
为了在福州更好地“躺平”,马亦琳特地挑选了一家位于三坊七巷的酒店。“听说这是市中心,既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烟火气,又可以宅在房间里追剧吃外卖。”
如今,像马亦琳一样回归“躺平式”旅游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从“反向旅游”、citywalk,再到“小镇热”、县域游的兴起,如今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游览热门景点,而更倾向于避开人潮,寻找那些能够滋养心灵、提供真实生活体验的地方,把假期过成一场对抗内卷的“精神重塑”。
根据同程旅行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的清明假期,以慢节奏、疗愈性为特点的“躺平式旅行”正取代高强度打卡,成为游客释放压力的新选择。今年清明假期,温泉/SPA类酒店预订热度同比上涨23%。
今年清明假期,在福州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林女士已经订好了一家酒店的江景房。但这家酒店距离她居住的小区不过二三十公里。
“假期不想折腾,但又想离开三点一线的环境放松一下。”林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就想找个地方吃吃喝喝、放空发呆,找一家离家不算太远的酒店,不仅可以免去旅行准备的烦恼,还能享受健身房、游泳池等设施。“这三天就想睡到自然醒,看看江景和日出日落,然后随便溜达溜达。”她说。
酒店就是目的地
消费场景正升级
随着酒店“微度假”的兴起,酒店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住宿模式,纷纷“闻风而动”,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转型。
泡温泉、赏非遗、观历史……在福州首开君澜温泉酒店,游客们沉浸在氤氲的温泉里,享受一场深度融合文化与历史的沉浸式体验。记者看到,酒店中的“茉莉泉”温泉中心有20多个不同主题的泡池,并在室内区引入福州“三条簪”制作技艺、漆扇工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沉浸式唐风的演绎方式,将螺洲温泉的历史文化故事娓娓道来。
“我们酒店客群以25岁到35岁的年轻人为主,日常外地游客约占60%,本地及周边城市客群约40%,节假日外地游客占比更高,注重体验感和社交分享。”酒店副总经理刘聪介绍,针对客群重体验、轻赶路的偏好,酒店推出了“温泉+文化”套餐,包含螺洲古镇游览、汉服体验、定制私宴等,在酒店及周边就能享受别样的文化体验。其中,盛唐主题温泉最受游客欢迎,日均接待可达500人次。
“酒店‘微度假’这种旅行模式大多为1天到3天,闲暇时间里随时可出发,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做攻略、定计划,时间和交通成本相对较低。”在福州城投鼓岭景澜酒店总经理曹龙看来,这种节奏更适配大部分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的时间,而好的酒店产品可以让客户寻找到快乐和理性的平衡点。
曹龙介绍,为更好满足用户需求,酒店不仅提供落日观景空间、户外无边泳池等体验式空间,还配套推出围炉煮茶、帐篷产品、烧烤套餐等,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我们对酒店的定义不再只是提供住宿和餐饮产品的传统场所,而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载体,提供体验式美学生活场景的空间。”他说。
从“住宿”到“治愈”
旅游理念正更新
“对我来说,在酒店里度假更像是一种自我犒赏。”福州上班族郑偲表示,经历了繁忙的工作日,酒店舒适的环境能让她短暂休养、重拾精力,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生活。
除了提供住宿功能,酒店也逐渐成为年轻人展现生活态度与情感价值的重要载体。在“95后”青年李含的社交平台主页,记者看到,每到一家酒店,她就通过拍照、打卡等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写成攻略与网友分享。“通过分享‘微度假’攻略,我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反馈与共鸣,不仅收获了很多实用信息,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李含说。
酒店“微度假”火热的背后,是年轻人逐渐转向体验式消费的趋势。“他们更愿意为满足自己、感受情绪价值而买单,也更注重消费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曹龙告诉记者,比起拥有某样物品,他们更关注自身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官和情感体验,这种“用场景换心情”的方式,契合了年轻人追求松弛感与生活仪式感的心理需求。
在市旅游协会会长韩鸣看来,酒店“微度假”正在逐渐成为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酒店‘微度假’更注重精神放松与即时满足,这对酒店在空间设计、活动策划、跨界合作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文旅产业不断协同发力,推动服务内容向精细化、个性化迈进。”他说。
相关文章:
新华全媒+丨增至1470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更新04-03
未来家电长啥样?智能化、健康化、便捷化成消费者刚需04-03
兴隆台区开展“摒弃祭扫陋习 共赴绿色清明”主题活动04-03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04-03
清明假期,太原铁路增开67趟列车,前往这些热门地→04-03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清明汤头 头汤有约 “千年汤头 万古汤泉”温泉旅游季来啦04-03
韩国人有多喜欢到张家界玩?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