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也称为“乡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办理相关证件,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小产权房”不得确权发证,不受法律保护。
小产权房可以进行交易,但是存在非常大的风险。首先,小产权房没有房产权的保障,不具有房屋转让、处分等权利,且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如果遇到国家征地拆迁,购房者的利益很难保证。双方签署的购房合同也不是法律认可的正式购房合同,如果房产出现纠纷,缺乏法律支持。而且购买小产权房无法办理贷款,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这样会加大购房人的资金压力,增加购房风险。
总结来说,小产权房无法办理正式的产权证,因为它们没有经过国家房管部门的备案和认可。如果确实需要进行交易,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以尽可能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相关文章:
国务院台办:正告民进党当局 闹剧不断上演只会自取其辱07-16
吴国舫,被“双开”07-13
厄瓜多尔黑帮头目“菲托”同意被引渡到美国07-12
“打飞的”去面试只为圆航天梦!同济毕业后,他决心回贵州07-08
国家卫健委:请大家不要轻信“网红医生”07-06
92岁游本昌,宣誓入党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