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的提出
一
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促使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于是学术界开始讨论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社会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1979年3月,《经济科学》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一文,认为根据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可以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与发达两个阶段。同年8月,《黑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我国现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一文,一方面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又强调“我国当前的情况表明,它属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发达的社会主义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性质上的差别,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结构上的差别”。
随后,一些人提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样的表述。1980年1月,《学术月刊》发表的《关于研究我国目前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论》一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属性,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及与此相应的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一种社会制度一旦具有了上述规定,就可以算是进入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社会可分为“不完善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或者叫作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完善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或者叫作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它较早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
此时,中央领导人也开始考虑社会主义的阶段性问题。197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30周年,这年9月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大会上,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发表讲话,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并且提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同世界上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有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同已经有了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但是世界先进国家已经做到而我国同样需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也能够做到,这是毫无疑义的。”这里的“幼年时期”已经蕴含初级阶段的意思了。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的阶段”。其中说:“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值得注意的是,《决议》中虽然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的阶段,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它所强调的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批评那种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或者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在此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表述逐渐多了起来。例如,1982年5月,《经济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就业问题》的文章,文中多次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
虽然《决议》作出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的判断,但对于如何看待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当时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的报告中便能看得出来。报告在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问题时,尽管承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但接下来的文字并不是对为何还处在初级阶段展开论述,而是强调能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二
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这是一个必须回答而且必须回答好的问题。1980年4月12日,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新中国建立30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太慢。因此,“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前来参加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日本委员会代表时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他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副总统阿里·哈桑·姆维尼时,再次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在邓小平所倡导的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总要求下,人们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也日渐清晰,报刊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逐渐增多。
1986年6月,《陈云文选》第3卷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陈云文选》编辑组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介绍该书的文章,就直接使用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说法。文章中说,要在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从已有的实践经验看,确实需要一整个历史时期。只有在这个历史时期内,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以后,才有可能向共产主义过渡。因此,“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时期中,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将从低级到高级,经历若干个历史阶段。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状况,表明我们还只是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搞建设,搞改革,都要考虑这个事实”。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其中,把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树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重要依据。《决议》为此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就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这是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据。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同年11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京委员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在讲话中指出:“作为社会制度,马克思是把共产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的,即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即使他说的那个初级阶段,也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经相当高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我们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正如决议说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它的含意是很清楚的。”
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
一
1987年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三大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是起草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邓小平一再强调,十三大的报告要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改革的性质讲清楚,阐明我国的改革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而不是搞资本主义,这样就可以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统一起来,更加勇敢地更加大胆地投入改革。他还强调,加快和深化改革,尤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应该是十三大的主题和基调。
1987年2月,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在谈到十三大报告起草时,明确提出:“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要申明‘四个坚持’的必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必要,改革开放的必要,在理论上讲得更加明白。十三大报告应该是一篇好的著作。”
2月底至3月中旬,十三大报告起草小组对报告的思想、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多次广泛深入的集体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起草十三大报告的设想。3月21日,起草小组负责人就十三大报告的起草问题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25日,邓小平作出明确批示:“这个设计好。”之所以作出这个批示,是因为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阶段问题,已有深刻的思考,与报告起草小组有相同的看法。
4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讲道:“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尽管邓小平没有使用初级阶段的表述,但实际上蕴含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意思。
同年8月29日,他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更是明确提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的这一论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式形成,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这次大会突出的贡献,就是系统地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三大报告强调: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也正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十三大报告同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经过中共十三大,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邓小平对中共十三大的报告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我们党的十三大报告是集体创作”,党的十三大的特点,“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邓小平在1989年前后一再强调:“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原有基础有了新的提升。
相关文章:
收割机的工作原理(玉米收割机工作原理)11-18
凝固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凝固剂)11-18
固定资产成新率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评估方法的介绍)11-18
发财树扦插繁殖方法和技巧(可以“扦插”7种花沾土生根)11-17
良禽择木而栖什么意思(清风箴言 | 良禽择木而栖)11-17
爱情像什么(为什么说爱情像个鬼)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