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既要、还要、又要……这位医生要做一次最佳选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4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实习生 王世珂 通讯员 王晓凡

“原以为只是个脂肪瘤,切掉就好,没想到像捅了马蜂窝。头发掉光了,身体越来越垮,两年里除了治病什么都干不了。”两年来,54岁的张先生被髋部的肿瘤反复折磨。处于绝望的他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希望能有一丝挽救的余地。

软组织肉瘤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罕见肿瘤。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许多患者甚至医生误以为“皮下肿块切掉即可”,却不知首次手术的规范性直接决定后续疗效,导致误诊误治屡见不鲜,张先生便是典型病例。

副主任医师王鑫诊断张先生有术区严重粘连、瘢痕增生以及肿瘤包绕血管神经的问题,“这类患者连截肢都是合理选项。”王鑫坦言,“但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保命,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活下去。”

术前,经过多学科会诊,专家们确定了手术计划,拟切除被包绕的股神经,必要时截断髂外静脉。虽然这种方案可以完整切除肿瘤组织,尽量降低局部再复发可能,但对患者的术后患肢功能造成较大影响,会导致术后跛行,肢体功能障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王鑫决定既要彻底切除肿瘤,还要保护血管神经,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

术中发现,肿瘤与股神经的包膜尚可分离,王鑫团队从近端向远端逐毫米剥离,最终将神经完整“解放”。面对盆腔内的髂外动静脉,团队精细切除动脉外膜、结扎瘤体分支,将髂外动脉彻底“骨骼化”游离;面对被肿瘤部分包绕的髂外静脉,他们并未简单截断,而是阻断血流后精准切除受侵静脉壁并修补重建。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病理提示切缘阴性,血管神经功能最大程度保留,保住了张先生的命,也保住了他的腿

术后,张先生肢体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医生面对的不是肿瘤,而是抱着希望活生生的人。‘既要、还要、更要’不是苛求,而是我们必须扛起的责任”王鑫说。

相关文章:

心脏长右边!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成功为右位心患者实施介入治疗05-12

32岁女子不孕竟是卵泡液重金属超标,医生提醒→05-09

心跳停止112分钟后“起死回生”,七旬老人创造生命奇迹05-08

为民办实事丨云霄县医院新院区启用 带来就医新体验05-05

价格平均降幅超60%!04-30

人工耳蜗降价75%!珠澳多名患者重启“有声世界”04-28

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发现:与烟酒无关,可能是这几件事做多了04-28

咸阳一院眼科岩竹蒲晓莉:青光眼冷门专业二十八年里的热血突围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