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前瞻性重点研发项目主持人、区域规划馆项目总负责人于今认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与数字治理等多重战略驱动下,区域规划馆正成为支撑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型基础设施。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域规划馆通过“空间生产、要素聚合、治理赋能”三重机制,对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及就业创造的显著推动作用,并揭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重构国家治理模式和培育万亿级产业链的战略价值。
于今指出,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我国长期面临的挑战。自 20 世纪中后期起,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2012年以来,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升到新高度,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规划馆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于今介绍,区域规划馆有以下功能:
一是从文化地标到治理中枢的战略转型
历史与未来的桥梁作用。区域规划馆,作为展现区域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的综合性展览建筑,正经历从静态展示空间向动态治理中枢的范式转变。它不仅全方位、深层次地呈现区域的历史轨迹,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技术,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区域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规划馆的教育和展示功能,更使其成为政府决策、企业合作和市民参与的重要平台。
填补空白,开创先河的作用。当前,国内尚无专门的区域规划馆,这一领域的空白亟待填补。区域规划馆的建立,不仅具有开创性和首次性的特点,更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清晰的展示窗口。
二是三重驱动效应的重构逻辑
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集群培育的作用。区域规划馆的直接投资带动了产业链条的延伸,特别是数字产业、未来产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培育。同时,规划馆的建设和运营还催生了大量专业规划咨询服务机构,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业创造机制作用。每万平方米场馆的建设预计可创造千个建筑岗位,衍生就业人数预计达千人以上。此外,规划馆内的VR体验、夜间经济、研学经济等项目也带动了相关就业,为区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增长点。
消费刺激作用。规划馆的高人气也带动了周边消费的增长。预计每个区域规划馆年度接待人数将突破百万人次,衍生文创收入超亿元。特别是青少年区域规划教育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三是政府引领下的三级空间网络体系建设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引领的空间网络构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过程涉及到不同层级的规划和管理,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三级体系。区域规划馆的建设通常由当地政府主导投资或引入部分社会资本并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了规划馆的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运营。同时,政府还通过构建“国家-区域-城市”三级场馆体系,实现了对区域规划和发展的全面覆盖和深入引领。
在施工施工阶段与质量把控方面。整体施工分为主体建设和内部施工两个阶段。主体建设需半年到一年,关乎规划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内部施工包括装修、展陈布置等,需 1 - 6 个月,易受天气季节影响,要科学安排进度。为避免烂尾工程,内部装修工程一般依托“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服务单位,实现设计与施工无缝对接,全程监管工程质量。
四是功能升级,从静态展示迈向动态治理
投资促进作用。开放的区域规划馆展示区域优势项目、特色产业和投资环境,投资者可直观了解区域发展状况和趋势,开展项目对接洽谈,寻找合作商机。
动态治理平台作用。区域规划馆正从静态展示空间向动态治理工具转变,成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沟通交流的平台。这一转变不仅提升了规划馆的功能性,也使其成为了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五是时代背景与战略升级对
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面对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挑战,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新时代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
“多轮驱动”建设模式。区域规划馆项目采用“多轮驱动”的创新建设模式,通过实体展示馆、数字展馆和全球区域展示馆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区域协调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涉及区域国别、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等内容,模拟重要国际场景,让参观者体验国际谈判与决策过程,提升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展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担当。
六是意义深远
梳理历史,借鉴经验。区域规划馆能够系统梳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为未来的区域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同时,它也为新时代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提供了智库支持,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政策提供了依据。
科普教育,提升认识。通过区域经济科普教育,区域规划馆提高了公众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全社会参与区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它还服务于元首外交,展示了中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实践。
国际合作,全球贡献 。服务元首外交,落实三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为全球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于今最后强调,区域规划馆(暨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展示馆/中国区域国别馆)作为新型文化地标和治理中枢,它成为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基建引擎,是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载体,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其战略价值已远超物理空间范畴。它通过“空间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治理能力提升”的螺旋式演进,不仅重塑了国家、区域、城市的发展逻辑,更构建起了包含万家企业、百万就业人口的产业生态。随着“十五五”期间的推进和2035年目标的实现,预计全国建成 300 座三级体系区域规划馆,年均带动关联产业投资超千万亿元,区域规划馆将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
于今:区域规划馆对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04-19
中国船协发布关于美对华造船业实施限制措施的严正声明04-19
辛识平:中柬铁杆友谊历久弥新04-19
英伟达“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背后是什么04-19
江西省台办调研走访九江市台资企业04-18
消博会多国展商:“中国是首选”04-18
来消博会,开启一场多彩文化之旅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