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中子射线具有超高能量和极强穿透能力,在检测大型和高密度设备,例如飞机发动机的内部缺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快中子照相技术的分辨率难以提升,是阻碍快中子成像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特种影像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孙承华团队,近期通过一步无溶剂熔融淬火方法,开发了一种混合金属卤化物高透明玻璃态闪烁屏。该闪烁屏的透过率超过70%,光输出是同等厚度商用闪烁屏的三倍,可将快中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大幅提升。
科研团队使用的制备策略有利于制备大面积闪烁屏,且形状可控、韧性良好,为替代传统快中子闪烁屏提供了基础。
这项研究工作显著提高了快中子成像的适用性,并将进一步推进快中子成像在大型设备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

△高透明玻璃态闪烁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u028
相关文章:
中科院团队研发新型闪烁屏,突破快中子成像分辨率瓶颈07-23
北京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出征07-11
Llama惨遭抛弃,Meta内部改用Claude写代码07-11
灭菌效率达99%!广科院学子打造水产灭菌新方案引关注07-05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宏达:未来波浪能市场必将迎来刚性增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