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河源国家高新区召开2025年河源国家高新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8”具体安排,以及推进“百千万工程”、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要求,以2025年高新区产业建设“大会战”为工作抓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创新生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高新区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

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志中通报2024年高新区经济发展情况。过去一年,河源国家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关键指标稳健上扬,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0.0亿元;工业固投同比增长7.0%;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430.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54.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占全市比重超四成。
产业发展空间拓展,推动跨江融合发展空间融合发展区完成平整土地1000亩,全年完成用地整治提升725.5亩,有力保障产业发展用地需求。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高企存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量均居全市第一;引进孵化项目52家,推动“河源国家高新区(华南理工大学)人才飞地”“人才联络站”顺利完成挂牌。
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不断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持续推进“一会三专班”高效运作,全年办结企业诉求191项,推动25家企业解决融资11.59亿元,协助企业招聘员工超7000人,园区服务功能及配套加快完善,企业员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园区荣获省五星级服务园区,入选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饮料及水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在2023年度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居粤北地区首位。
大会上,河源国家高新区为2024年度优秀示范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绿色工厂等优秀企业颁奖表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获评纳税超千万企业。


同时,高新区为新聘请的高质量发展顾问颁发聘书,杨传聪、胡运沛、王杰、杨轶雯、喻立杰、季成、田虹、叶远锋、王其俊、向宇、叶映朵等1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商协会代表等成为2025年度园区高质量发展顾问。

广东省产业园区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田虹表示,很荣幸成为河源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顾问,他第一次来到高新区是2012年,13年来他亲眼见证了高新区的巨大变化:发展机会更大了,发展前景更好了。接下来,省产业园区协会将联合河源国家高新区开展“三集中”服务(集中服务资源、集中服务要素、集中服务企业),提升服务便利性,降低中小企业发展风险和成本、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规范和效益,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加速融合发展,促进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源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世文表示,召开本次大会是为了进一步拉近政企之间的距离,加强彼此的交流和理解,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活力,营造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彰显全市上下一以贯之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坚定不移推动高新区实现又快又稳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衷心希望高新区所有企业能够进一步增强投资发展的信心,抢抓机遇、创新经营、攻坚克难、做大做强,助力高新区勇当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的主力军和标兵,为高新区和河源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河源市政府副市长梁均达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政企同心同向、携手并进。希望广大企业家能够紧抓“百千万工程”、打造环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先行区、绿美河源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立足湾区视野优化战略定位,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特别要聚焦主业精耕细作,苦练内功强基固本,实现企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跃升。市委、市政府将始终与大家并肩作战,以“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企业困难第一时间解决”的诚意,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让高新区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摇篮。
园区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及园区高质量发展顾问、商协会会长、南山产业园负责人,科研院所、职业院校负责代表,驻区金融机构、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河源国家高新区全体班子成员、各级调研员,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能源、通信机构代表等共400多人出席会议。
南方+记者 王嘉豪
通讯员 谢彦
【作者】 王嘉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海关总署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04-04
有需必应 无事不扰|日均800万营业额险中断!税务部门上门服务,助成都汽贸企业应对发票难关04-03
大道同工——当代中国工笔画七人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王颖生参展04-03
以“营”促赢,以“优”解忧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