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让党员勇挑重担(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6:14:00    

本报记者 姚雪青

向前!向前!凌晨5点,天还未亮,一支队伍已整装待发。目标是眼前这座1831米的河南洛阳花果山山顶。山高路难,坑洼的土石路和突然出现的“胳膊肘弯”,令他们在悬崖边上行进艰难。到达山路尽头后,仍需徒步近半个小时,才能抵达山顶测试场。

“我们要攀登的,不只是地理上的高山,更是科研上的高峰。”紫金山实验室党委委员、主任、首席科学家尤肖虎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打破传统移动通信蜂窝架构,首创6G分布式架构,力争提升系统效率和覆盖距离。开展外场试验,正是研究的重要一环。

“严苛的工作条件、艰巨的攻关任务,谁来干?”

“我们党员先上!”

半年前根据专业方向组建团队的场景,让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研究中心主任、项目执行总师黄永明记忆犹新:最先动员的是党员,没有一人推辞;先后赶赴外场的50名成员中,党员占了60%。

去年7月,第一批队员到达后,面对车不能及的情况,硬是通过手搬肩扛,将3套基站、2套发电机、120多根线缆运上山,由此开始了“山顶科研”。

团队成员曹阳这样介绍工作日常:早上,跋涉一个多小时抵达测试场;中午匆匆用餐立即投入工作,夜幕降临才返回;晚上9点复盘并制订第二天工作计划……山顶上,设备昼夜不息,轮值人员通宵达旦。

花果山去年11月就入冬了,所有任务必须赶在雨雪前完成。在实验室党委指导下,迅速成立野外驻场任务临时党支部,各职能部门调集人力物力奔赴增援。

这期间,出现了一个棘手的挑战:在进行1200平方公里测试时,无人机接入受阻,测试被迫暂停。项目技术副总师王东明、赵涤燹等率领党员骨干挑灯夜战,终于找到了症结——分布式天线“自带的”相位误差。大家从海量的数据中梳理分析,连夜提升了天线间的同步精度。

关键测试当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屏幕上,紧张等待结果。

“单基站覆盖范围:2500平方公里,通信指标正常!”

数据传回,现场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这意味着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6G远距离大容量无人机通信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有困难党员先上,有急难党员托底!”在身边一群敢打敢拼、乐于奉献的“先锋”带动下,曹阳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已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在紫金山实验室,党建凝聚合力、勇攀科研高峰的例子还有很多:党员骨干领衔,空间卫星网络组牵头编制多项天基承载网核心协议规范,现已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党员牵头组建攻坚小组,智能网联车组突破了轻量化内生安全技术难题……

紫金山实验室党委书记林涛说:“我们持续推动党的建设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党组织负责人和科研团队负责人‘双向培养’,把优秀的科研骨干培养成为党员,让党员在科研工作中勇挑重担,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19 版)

相关文章:

广和通与实丰文化共建实验室,推动AI玩具商用进程04-02

把骨干培养成党员,让党员勇挑重担(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04-01

专访罗思义:中国科技领先地位与出色的科研投资显著相关03-31

北青快评|长跑项目存废之争,答案不在体测考核方案里03-20

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有哪些?03-20

电表效验去哪里01-27

党籍可以减多少刑01-19

测分贝多少钱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