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做大做强乡村特色农业,是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当前,阳山正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坚持品牌化发展,乡村振兴发展呈现喜人面貌。
在杨梅镇杨梅村,村中绽放一片花的海洋——近100亩凤梨花卉产业正在这里蓬勃发展,“花经济”成为当地促农增收、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大助力。

工人精心管理凤梨花。 段灿摄
据了解,2024年,杨梅镇成功引入清远市阳山县茂阳园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阳公司)落户杨梅村根竹村小组发展花卉产业。目前,这里的凤梨花卉种植规模已达到近100亩,每年可产出约50万株凤梨花成品,实现年产值约800万元。
在上级农业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杨梅村还抢抓机遇,乘着企业“东风”,投入乡村运营资金(10万元)及村集体资金共20余万元,并新建了6.5亩花卉大棚,实行“集体出资+企业管销”运营模式,与茂阳公司开展合作运营。

郁郁葱葱的凤梨花。
茂阳公司花场负责人韦新岸介绍,公司和杨梅村通过“村企联合”方式进行合作。村里负责筹资建设花卉种植场地及大棚设施,企业派遣专业技术和管理团队,负责管理育苗、日常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
据了解,杨梅村集体与茂阳公司双方约定以4:6比例分配利润收益(扣除经营成本后),即村集体占40%、公司占60%,按照每亩大棚生产4000株成品花卉计算。如果以2024年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利润可达到近1.6万元,由此村集体每亩每年可增收6400元,再加上大棚的固定租金,整个场地每年可增收4.55万元。
在深化“村企”合作的过程中,项目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7—9个长期稳定的用工岗位,预计每人每月收入可达2500—4000元。在高峰出货期,用工需求超过20人,每人每月可增收500—1000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就业增收,增强了联农带农能力。
杨梅村党总支书记黄作明表示:“这(该项目)对我们村来说是个绝佳的发展机遇。以前村里产业单一,村民增收渠道有限。现在通过和茂阳公司合作,我们不仅能获得稳定的租金和利润分成,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带动村民就业,真是一举多得。”
下一步,杨梅镇将以此为切入点,持续实践好“村企联合”机制,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探索乡村运营新路径、新模式,想方设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助力“百千万工程”锦上添“花”。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刘文斌 江炜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段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五洲医疗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33.68%,投资现金流净额骤降254.04%04-19
信托公司股票质押业务现分歧:质押股数回升 参与机构缩量04-19
计提超2亿元资产减值,经营现金流净额降超7成,香江控股去年营增利减04-19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阳山这里凤梨花似海,为村集体经济锦上添“花”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