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炷香火寄哀思,一念疏忽酿大祸!清明祭祖、中元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若因祭祀行为不当引发火灾,不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如何文明祭祀、防范法律风险?让我们通过一则案例学习法律知识。
案例警示
2023年4月4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杨某与被告人李某携带香纸、青等祭祀用品共同前往山上祖坟祭祀,李某、杨某祭祀完毕后,未对燃烧的香纸做好有效处置便离开现场,继而引发森林火灾。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杨某、李某无视国家法律,擅自野外用火引发森林火灾,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构成失火罪。被告人杨某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被告人李某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由被告人杨某、李某在失火地进行补植复绿。
法律解析
失火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祭扫防火安全提示

森林火灾避险三大误区
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可以往山顶跑❌
随着烟气上升,山火向山顶方向扩展会较快,要用沾湿的毛巾捂住口鼻,并沿着逆风方向,向下或横走。
只要跑得快,往哪个方向跑都行❌
切不可与火赛跑。一旦顺风而逃,极易被森林火灾追上并围堵住;也不要随意选择方向盲目乱逃,否则容易被浓烟烈火所困。
逃生过程中,在未起火的洼地暂避❌
远离低洼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淀烟尘的地方,选择植被稀疏的空旷地方躲避。
失火的补救措施
若不幸在祭扫或其他活动中引发火灾,应立即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丨立即报警
第一时间拨打 119 报警电话,精准报告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大小、周边环境等信息,以便消防部门迅速响应,从法律角度看,也是责任人在火灾发生后履行合理救助义务的体现。
丨积极扑救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附近人员利用水桶、灭火器、树枝等身边灭火工具,进行初期火灾扑救。但切勿盲目冲进火场,以免造成不必要伤亡。合理组织扑救有助于降低火灾损失,也是责任人减轻自身法律责任的积极行为表现。
丨组织疏散人员
若火灾现场有其他人员,要迅速组织疏散,按照安全通道指示方向有序撤离,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是首要任务,妥善疏散人员也是责任人在火灾事故中的重要职责。
丨配合调查
火灾扑灭后,要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和相关执法部门调查工作,如实提供火灾发生经过和相关情况。配合调查是责任人应尽的法定义务,如实供述有助于查明火灾原因、确定责任,对于后续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处理至关重要。
法官提醒
文明祭祀,要防患未“燃”。文明祭祀的选择,既是对先人的告慰,也是对社会的责任。若因过失引发火灾,不仅面临刑事处罚,还需承担巨额民事赔偿。让我们以守法之举寄托哀思,共同守护绿水青山,避免“火”成悲剧!
供稿| 城固法院
作者| 黄泽钰 刘扬眉
编辑| 李娟
责编| 翟力强
主编| 姚启明
栏目协办| 陕西法制网法制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广饶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宣传进夜市 守护人间“烟火气”04-03
文明祭祀树新风 移风易俗润人心04-03
普法时刻 | 莫让思念变“刑”愁,清明节请文明祭祀04-01
娄烦县强化巡查构筑“防火墙”04-01
惠州一物流仓库突发大火,无人员伤亡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