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3 08:06:23    

我们经常发现在有些刑事案件中,法官最终对犯罪分子量刑处罚的时候会同时宣告缓刑,而有条件的暂时不被羁押在监狱。缓刑以其灵活的适用条件,广泛的适用范围,在轻罪案件中被大量运用,更由于其监外执行的特性,为广大被告人所追求,同时也是律师们在许多案件中积极追求的目标。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一、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根据《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有几种

  犯罪分子想要申请适用缓刑,除了具备相应的积极条件,还应具备法定的消极条件,即不能存在下列情形:

  1、犯罪分子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2、知识产权犯罪4种情形一般不适用缓刑。

  (1)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

  (2)不具有悔罪表现的;

  (3)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

  (4)其他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缓刑是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

相关文章:

微信引用回复功能更新04-03

AI基建再提速 智传网赋能产业新升级04-03

市领导干部任前公示04-03

清明祭英烈!汕头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许包野04-03

国内首场4DX助听字幕版电影放映 听障人士沉浸式感受“不说话的爱”04-03

家国永念 | 看,山河已无恙04-03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青团食品安全抽检信息04-03

寻味哈密——哈密的宴客密码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