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玻璃制品最早出现在 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较少,品种单一,主要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通常由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制成,并加入少量辅助原料。
在战国早期,玻璃器的数量有所增加,仍以蜻蜓眼等小型珠饰为主。汉代时期,玻璃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玻璃产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河西走廊和岭南地区,玻璃制品逐渐从装饰品向器皿转变。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外国玻璃制品的输入,国内自制玻璃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工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中国玻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战国初,经过战国、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的发展,玻璃工艺和制品逐渐丰富和完善。
相关文章:
大冶市鑫冶玻璃取得应用于玻璃生产的全自动切割装置专利,提高产品质量04-05
祁县东玉玻璃开启“高产模式” 订单满仓04-02
玻璃中空多少合适01-31
玻璃隔音多少01-31
玻璃清洗剂多少钱01-30
玻璃的厚度有多少规格01-30
烤漆玻璃哪里有01-28
换玻璃哪里可以学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