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兵”原义指称现广西西北部、贵州南部部分地区、湖南南部的壮族、侗族、瑶族、布依族等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或者是个人武装力量,后来特指广西东兰、南丹、那地等地的土司武装,又以东兰士兵为代表。
西南边服有各土司兵,湖南永顺、保靖二宣慰所部,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诸狼兵,四川酉阳、石砫秦氏、冉氏诸司,宣力最多。末年,边事急,有司专以调三省土司为长策,其利害亦恒相半云。
——《明史•兵志》
也就是说,在我们普遍认知中,狼兵=土司武装力量。事实上,土司武装力量≠狼兵。
“狼兵”原意是一个侮辱性的称谓
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狼兵”寓意“虎狼之兵”,虽然一定程度上证明土司士兵彪勇悍战的狼性战风,实际上,这是一个带有侮辱性的称谓。
“狼兵”为世人所熟知,是由于在明朝中期在沿海抗击倭寇的惊人战绩。但其实“狼兵”的彪悍狼性并非是明朝才有,而是早在先秦甚至更早就已存在。
君还记得?当初秦始皇派遣50万大军兵分五路平定百越时,攻打瓯越雒越的那一路,就吃尽了地处现广西境内的西瓯国军队的苦头,甚至连总司令屠睢都丢了性命,当时瓯雒军的狼性就显露无疑。
到了狼兵真正被朝廷征调,大放异彩的明清时代,只不过是常规操作罢了。
所以, “狼兵”这一称号大量见于在明清两代的汉文书载,明之前、清之后极少见,壮人历史上也从不自称“狼兵”、“狼人”。同期同代的壮人记录、碑文石刻,只是称自己为“土人”、“土民”、“下民”等。
即使到了侮辱性质消失、对“狼兵”一片赞誉的今天,广西西北部的当地人对此仍保留着排斥态度。
汉人统治者为什么会给土司士兵用“狼兵”这一带侮辱性的称谓呢?
大抵是因为“狼兵”可怕的另一面吧。
“狼兵”固然骁勇善战,是对付倭寇的神兵利器,但是军纪意识薄弱、不服管理、难管理。戚继光调配“狼兵”时,也曾不得不自叹“不奉调令、跋扈不训、行止自便”。
“狼兵”们在战斗中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服从土官土目,而对朝廷官员一概不理,激化了狼兵和朝廷官员的冲突;甚至连朝廷军队和狼兵之间也出现争斗。
在日常中,喝酒闹事的情况常有发生,更有甚者劫掠妇女,抢劫百姓财产,“所至骚扰,鸡犬不宁……殆与倭寇之过无异焉。”
族群习俗也和汉人大不同。土司士兵皆头戴白巾,这在汉人文化中是为死人戴孝的形式,故在战区百姓看来极为抵触,从而形成了歧视、偏见、对立,导致了土司士兵和当地百姓的矛盾日益深化。
于是在文书记载或写奏折上报时,就用“狼兵”代替了这一部分的战斗力量。此后,部分史书的编撰者或许也意识到如此称谓的侮辱性,就将“狼”改成了“俍”。(当然也有分析认为,是把“俍”错写成“狼”。)
狼兵为什么会落到土司士兵的头上呢?
“狼兵”、“狼人”虽不好听,但加持在土司士兵的头上,或许还真不能怪写史书的人,原因还是在于语言沟通的差异化。
有研究分析认为,“狼”是“㟖(long)”的粤语同音的错误转换。
“㟖”在古壮语中是一种地形名词。凡是周围有山包围,不管是四面还是三面,甚至只是夹围,中间不管是平原还是洼地,均为“㟖”——这样的地形,在桂西南最普通、最常见也最广泛存在。
大部分狼兵就生活在这样的“㟖”。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对外都习惯自称“㟖人”。
“㟖”古壮语音和“狼”粤语音极为相似。
历史上有记载的,首批狼兵征战的地方是在广东沿海一带。不难想象,居住在深山老㟖里的土司士兵和讲粤语的人交往起来,一味自称“㟖人㟖人”,对方也就听成了“狼人”。如此口耳相传,以讹传讹,“狼人”就形成了文字记录,烙在了土司士兵身上。
加上土司士兵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狼一样凶悍、狼群一样的协作精神,使得这种同音互换形成了表面上的合理性。
狼兵的战力从何而来?
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剽悍、凶猛、敢于厮杀,是狼兵区别于正规朝廷军队的显著特点,史书给予了“骁勇善战”、“能以少击众”的评价。
但狼兵的特别能战勇狠,本意并不是为了战争服务,而是源于传统的尚武精神和为了生存而不断厮杀的磨炼。
怎么说呢?
狼兵主要是当地土司的私人武装,没有朝廷发放军饷,却执行着军民一体,有战则兵,无战则农的“兵谱甲跟”制度。土司按兵丁数量额配发土地,用土地来养兵。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保护既得的土地,就得世代拼命,尚武之风因而盛行。
在古时东兰州,每年秋后,土司都要举行一次全州军事化比武,内容有拳脚、刀枪器械、骑马射箭、排兵布阵等。胜者可得黄金、白银、农具、布匹等实物奖励,这当其然就激起参加的赛者既能个人相互比狠斗勇,又能团体攻防协作。
另一方面,土司虽受朝廷控制,但本身没有朝廷俸禄,全靠封地出产养家养兵,所以,土司之间因既得利益关系,也经常发生摩擦,动辄击鼓吹号,各自投入大量兵力携械斗殴,这样一来,无形中又造就了土司武装特殊的战斗力。
在这样随时战斗经常战斗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人,自小耳熏目染,也会成长一个个有野性有血性的狼人。故在抗倭战斗中,无论是单兵对敌还是小队协战,都占有极大的优势。
清人韦家良所著的《韦氏族谱》记载15岁韦虎臣一战成名之事实:明正德四年(1509年)冬,东兰州土司韦正宝奉调出征广东惠州抗倭,征剿九连山上万倭寇时,不慎陷入敌圈,中箭身亡,尸首被倭寇截留。
韦正宝的儿子韦虎臣,年仅15岁(有说14岁),其时正随父征战在营。听闻恶讯,在求告军官无果之下,韦虎臣动员余下土司武装,义无反顾地杀向九连山。这些狼兵三人为伍,三伍成师,用大刀、梭枪甚至柴刀、竹枪对上骇人倭刀,经过九死一生搏杀,最终攻陷九连山,全歼倭寇,夺回韦正宝的尸身。
少年韦虎臣一战成名,“虎臣狼兵”之名在东南沿海不胫而走。
而狼兵们在抗倭战斗中展现的战法也深有章法。不管面对的敌人有多少,狼兵的战法几乎相同,七八人一队,有刀手,有盾牌手,攻防兼备,盯住对方较弱的一人,全力攻击砍杀。
为了能快速砍杀敌人,盾牌手不计代价掩护刀手,刀手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也更快的砍杀,砍杀者又以车轮的方式替补。这七八个人或是一个寨子,或是一个家族的男丁,从小生活在一起,配合的默契程度十分高。
狼兵展现的这种对敌战法简单实用,后来被戚继光吸收了去,经过改良,研制出许多克制倭寇的独门武器和阵法,使得戚家军扬名天下。
相关文章:
收割机的工作原理(玉米收割机工作原理)11-18
凝固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凝固剂)11-18
固定资产成新率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评估方法的介绍)11-18
发财树扦插繁殖方法和技巧(可以“扦插”7种花沾土生根)11-17
良禽择木而栖什么意思(清风箴言 | 良禽择木而栖)11-17
爱情像什么(为什么说爱情像个鬼)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