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在刑法中一般被称为 诈骗罪。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客观要件:
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类,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建议在实际案件中,如果涉及到欺诈行为,应当仔细分析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并结合具体情节和数额大小,依法进行定罪量刑。
相关文章:
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专职委员徐相国被开除党籍04-23
刘满仓,贪婪腐化,退而不休!04-07
多少以下不算礼01-19
义乌诈骗多少可以判刑01-19
网上诈骗多少钱才立案01-18
多少金额网警才抓人01-18
网骗多少金额可以报警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