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⑦丨快与稳的辩证 在奔跑中保持技术定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6:13:00    

川观新闻记者 兰珍

在彭州的工厂里,AI焊枪的火花四溅,照亮了一个产业跃迁的轨迹。300多万人才的缺口是危机,也是倒逼技术革命的契机。当企业学会用AI重写工业语言,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在仁新机器人的企业故事里,贯穿着一个词——快。

发展速度快,快得似乎是“超常发挥”。成立不足三年,仁新机器人已实现营收破亿,其“下订单再生产”的模式,让仁新机器人可以筛选客户,掌握市场主导权。今年开始,仁新机器人四大系列30余款焊机机器人,以20万元至120万元的单价强势进入石油管道、船舶重工等高价值领域,年销量在200台基础上,势必会有增长。这种速度的背后,是AI+焊机对传统焊接效率的“绝对碾压”——机器人“指哪焊哪”“边走边焊”,非标件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谋划布局更快,快得打破行业惯性。当多数企业还在国内市场竞赛时,仁新机器人在成立的第三年便启动全球化战略:北美分公司锁定上亿美元规模的工业焊接市场,新加坡基地辐射东南亚制造业集群。这种“未饱和先出海”的逆向卡位,藏着两层意图——一是抢占欧美高端市场定价权,用50万美元单价的焊机“对冲”高昂的焊工成本;二是借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浪潮,在印尼电池工厂、中东光伏电站等场景,提前埋下市场发力点。

然而,在企业追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稳”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技术积累与创新研发层面。技术壁垒构建的“护城河”,不仅为企业的运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赋予企业强大且独特的竞争力。

尤其是当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AI)成为行业发展新风口时,企业既要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稳住根基,又要敏锐捕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以此为契机,深度赋能自身的技术发展。就仁新机器人来说,企业积极行动,更新并建成属于自身的私有数据库。研发团队用20多年积累的宝贵焊缝数据,以及丰富多元的焊接经验,这些都成为训练AI的优质“粮食库”。借助这些海量的数据资源,AI能够不断优化算法、提升性能,为焊接技术的革新带来新的突破,助力企业在行业内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AI大模型加速向工业场景的渗透,“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车间。当制造业站在AI重塑的关键点,这种“快与稳”或许正是破局关键——既要抓住风口起飞的瞬间,更要修炼穿越周期的内力。毕竟,焊枪可以智能,但工业文明的进化从来没有快捷键。

相关文章:

五洲医疗2024年报解读:净利润下滑33.68%,投资现金流净额骤降254.04%04-19

计提超2亿元资产减值,经营现金流净额降超7成,香江控股去年营增利减04-19

集成服务 探路先行 汇聚知识产权强县建设“青州经验”04-18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4月18日辟谣榜发布04-18

寿司郎的队,比迪士尼还难排04-18

江西省台办调研走访九江市台资企业04-18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阳山这里凤梨花似海,为村集体经济锦上添“花”04-18

永登县深入推动牛肉面产业创业就业深度融合04-18